最近,充电宝行业因大规模召回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罗马仕、安克创新等知名品牌相继召回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而这些问题的矛头大多指向了软包电池的供应商安普瑞斯。这一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充电宝的安全性产生担忧,也引发了我们对软包电池技术的深入思考。
软包电池,作为一种采用铝塑膜包装的锂电池,在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钢壳、铝壳电池相比,软包电池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来源:厦门毅睿科技官网--软包全电池实验室制备方案
从安全性能来看,软包电池在设计上具有一定优势。在遇到短路、过充等极端情况时,软包电池通常不会像钢壳或铝壳电芯那样发生爆炸,最多只是鼓气裂开,这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例如,在一些充电宝产品中,软包电池的应用使得产品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减少了对使用者的直接伤害风险。
软包电池在重量和容量方面也表现出色。其重量相较于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轻约 40%,比铝壳电池轻 20%,这使得使用软包电池的设备更加轻便易携带。同时,在同等规格尺寸下,软包电池的容量比钢壳电池高 10 - 15%,比铝壳电池高 5 - 10%,为用户提供了更长的续航保障。以此次召回事件中的充电宝为例,部分产品采用软包电池正是为了在轻薄便携的同时,实现大容量的存储,满足消费者对充电宝的需求。
软包电池的内阻较小,这意味着电池的自耗电更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存储的电能。而且,软包电池在设计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其形状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新的电芯型号,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产品空间布局。无论是小巧的蓝牙耳机充电仓,还是造型独特的手持设备,软包电池都能很好地满足设计需求。
然而,此次充电宝召回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软包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据了解,安普瑞斯作为国内充电宝领域软包电池的第一大供应商,其部分批次的电芯被发现私自更换了原料,导致电池正负极隔膜存在失效风险,这无疑给软包电池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软包电池本身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安全优势,但原材料的变更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热、鼓包甚至起火自燃等危险情况。
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选择使用软包电池的产品时,不能仅仅关注其轻薄、大容量等优势,还需要对产品的品牌、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品牌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不能因为成本等因素而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具有可靠品牌和严格质量认证的产品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例如,选择带有清晰 3C 认证标识的充电宝,这些产品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风险。
软包电池技术在为我们带来便捷和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行业的规范、品牌方的严格把控以及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软包电池的优势,让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能源支持。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质量监管的不断完善,软包电池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展现其独特魅力,为我们的电子生活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