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层沉积系统主要由反应室、前驱体输送系统、气体控制系统和真空系统等部分构成。反应室是核心反应区域,需营造均匀的温度和压力环境,常见的有冷壁与热壁两种设计,分别通过冷却或加热反应室壁,实现对前驱体反应的精准调控。前驱体输送系统包含前驱体源及输送管道,保障前驱体稳定供应。气体控制系统则负责精确控制前驱体和惰性气体的引入与冲洗流程。真空系统的作用不容小觑,它维持低压环境,为气体流动和反应的可控性提供坚实保障。
在工作原理方面,原子层沉积系统借助气相前驱体脉冲交替通入反应器,使其在沉积基体上化学吸附并反应,进而形成沉积膜。沉积过程中,新一层原子膜的化学反应与前一层紧密相关,每次反应仅沉积一层原子,呈现出自限制性。具体存在化学吸附自限制和顺次反应自限制两种机制。化学吸附自限制时,第一种前驱体在基体表面化学吸附,第二种前驱体与之反应,直至表面第一种前驱体耗尽,反应自动停止,如此循环成膜;顺次反应自限制则由活性前驱体与活性基体材料表面化学反应驱动,每个半反应完成后材料表面功能基团改变,沉积完成时表面恢复初始活化基团状态。
原子层沉积系统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在微纳电子领域,可用于制造晶体管栅极介电层和金属栅电极,助力提升芯片性能;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能够对器件表面进行精确修饰;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方面,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光学薄膜,改善光学性能;集成电路互连线扩散阻挡层、平板显示器、互连线势垒层等领域也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此外,在各类薄膜(小于 100nm)制备中,原子层沉积系统能凭借其原子级厚度控制能力,实现对薄膜厚度、成份和结构的高度精准调控。
#厦门毅睿科技##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系统##热法原子层沉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