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前需检查真空系统完整性,确认机械泵、分子泵工作正常,腔体密封良好。打开主控界面,设定沉积参数:靶材类型(如铝、铜)、溅射功率(通常 100-500W)、真空度(10⁻⁴~10⁻⁶Pa)、沉积时间。
将基片用专用夹具固定在样品台上,确保表面洁净无杂质。关闭腔门,启动抽真空程序,待达到预设真空度后,通入惰性气体(如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流量控制在 10-50sccm。
启动溅射程序,观察辉光放电状态是否稳定。沉积过程中实时监测膜厚仪数据,确保薄膜厚度均匀。完成后关闭溅射电源,停止通气,待腔体回压至大气压后取出样品,记录沉积参数与膜层特性。
开机前检查气源管路密封性,确认反应气体(如硅烷、氨气)纯度达标,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通过控制软件设置反应温度(300-1200℃)、压力(常压至 10⁵Pa)、气体流量比例。
将清洗后的基片放入反应室托盘,确保受热均匀。关闭反应室,启动抽真空流程,同时升温至设定温度。达到工艺条件后,按比例通入反应气体与载气(如氮气),开启旋转台(转速 5-30rpm)保证膜厚均匀。
沉积期间监测反应室压力与尾气成分,防止气体泄漏。完成后先切断反应气体,继续通载气直至温度降至 200℃以下,再停止抽真空。取出样品后清洁反应室,避免残留反应物污染下次沉积。
预处理阶段需对基片进行等离子体清洁,去除表面吸附的水汽与有机物。检查前驱体源温控制是否精准(如三甲基铝源温 20-40℃),真空系统极限压力需达 10⁻⁷Pa 级别。
在操作界面输入循环参数:前驱体脉冲时间(1-10s)、 purge 时间(5-20s)、循环次数(决定膜厚)。将基片固定在加热台上,设定沉积温度(100-300℃)。
启动沉积程序后,设备会自动交替通入前驱体与惰性气体 purge,通过表面饱和反应实现单原子层可控生长。过程中需监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频率变化,确认每个循环的膜厚增长稳定。全部循环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取出样品,记录每层生长速率与均匀性数据。
#厦门毅睿科技##半导体 #原子层沉积 #薄膜沉积设备 #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